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62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25〕331号
陈广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面向青少年群体通过DeepSeek优化人工智能主题课程的提案》(第4162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认真办理,并与您于7月15日通过信息进行交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落实提案内容的工作情况
(一)关于优化人工智能主题课程的建议
一是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2022年7月,我局发布《关于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通知》,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8年级全面普及,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1-2年级采用视频授课的模式,开设人工智能教育启蒙课程;3-8年级基于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人工智能》教材,及市统一提供的配套教学资源,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重点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已覆盖全市超1500所学校,惠及200多万名学生。
二是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转段升级。我局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普及“1+8”推进模式,根据《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更新教学资源,统筹信息科技、科学、技术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地方与学校等课程课时,1-2年级每学期安排不少于3课时,3-8年级每2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融入多学科知识要素,研究制定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跨学科教育指南,构建契合信息科技新课标的人工智能课程跨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教育的实施路径。
三是加强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2025年4月,我局印发《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下称《若干措施》),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应结合高中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模块教学内容,高一、高二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跨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系统性实施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工具,着力培育其基于智能技术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素养。
(二)关于做好人工智能师资培养的建议
一是推进人工智能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2021年,我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市,以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建设与应用教师大数据和智能引领教师发展为重点,遴选4个实验区、76所实验校和10个教育集团,建立“专家智库引领、校企深度联动、督导动态跟进”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贯通市、区、校、师四级联动的立体化推进网络。相关试点案例先后获评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先进案例,并于2023、2024年连续两年在全国试点交流中分享经验。实施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项目,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创新应用研训活动,认定了19名专家教师,150名骨干教师,19个专家教师团队。
二是构建智能研修新范式。依托“三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体系,我市构建智慧研训新生态。实施四大创新举措:一是智能升级全员培训。优化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平台,通过智能化课程管理系统实施精准供给,个性化学习报告生成率达到100%。二是高端引领骨干培养。开展“领头雁”高端研修,培育3600多名学科带头人。三是赛事驱动素养提升。年度专项赛事征集作品6.8万多份,优秀案例转化应用率超过85%。四是技术赋能研修创新。建成集成生成式AI的智能学习社区,形成“问题图谱诊断、问学报告指引、行动方案优化”的闭环机制。同步发布《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报告(数字素养专题)》,明确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与行动方案。
三是开拓智能教学新场景。联合企业、教研机构创新研发人工智能课堂智慧评价系统(CSMS),基于4000+课堂数据分析,构建广州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模。开展“大概念+生成式AI”教学微创新系列研讨21场,组建以“技术专家+学科教研专家”组成的跨领域学研共同体20个,形成“个体突破、学科联动、跨域协同”的创新实践路径。通过“1+10+N”的培养模式,培育264名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教学先锋,形成“技术赋能课堂、课例反哺教研、成果促进成长”的良性循环。
(三)关于注重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建议
一是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成果的宣传推广。我局联合主流媒体开展“教育名家面对面之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在广州”“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名家对话Deepseek”“AI助推广州风”等专题宣传,积极发掘在人工智能教育中表现出色的优秀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案例,广泛运用“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官微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持续营造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浓厚氛围。2025年5月15日,我局在广州日报教育要闻版面整版刊登我市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综述,总结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教学范式与实践策略,为各区、校提供面向全市的经验分享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区、校。
二是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我市义务教育阶段1-8年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配套人工智能教育伦理内容。2025年6月19日,我局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7月至8月期间,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2025年度广州市中小学“网络与数据安全杯”宣传作品评比活动及中小学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和人工智能伦理教育。
三是着力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潜力人才。我局持续将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项目打造成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科学教育品牌。2023年以来,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合作营地,从全市选送260余名优秀高中学生进入48个科学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学习。2023年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州市学生获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中国科协主席奖,为全国仅有 4 项获此殊荣的项目之一。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萌芽赛道中,我市学生夺得该赛道最高奖—创新潜力奖5项,位居全国各参赛城市之首。2024年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广州夺得一等奖3项,成绩位列全省首位。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省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工作部署,按照您的建议,组织落实好《若干措施》的系列工作举措,推进我市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
一是优化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供给。升级广州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推荐,为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内容和形式,建立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分类整理和存储资源,优化资源更新机制,定期监测资源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及时更新或淘汰过期资源。
二是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招聘、引进具有人工智能专业背景的教师或兼职教师,充实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实施数智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00名左右数智赋能教学骨干教师。设立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发动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入库,推动全市100所学校引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人工智能专家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
三是优化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智能环境,每区至少有1-2所学校建设升级版、拓展版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人机对话式学习、双师课堂、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AI驱动的智能课堂场景和教学模式。持续开展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优势,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主题的夏(冬)令营。开展市级学生人工智能竞赛和活动,选拔学生参加省、国家、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赛促学,挖掘具有潜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四是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及规范指引。制作人工智能数据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等方面科普视频,在广州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专题展播,利用每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普及教育和宣传,提升师生科技伦理意识。探索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规范指引,引导师生科学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防范师生过度依赖、思维钝化等风险。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金沙8888js登录入口
2025年7月22日
(联系人:戎毅翀,联系电话:2208372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