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15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25〕345号
姚秀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孤独症患儿提供针对性特殊教育的提案》(第411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各区政府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17日通过粤政易进行了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为孤独症儿童提供针对性特殊教育的提案,对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关爱、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减轻特殊孩子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我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市特殊教育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扩大学位供给与入学支持
一是规划增加孤独症儿童教育资源。为满足孤独症儿童教育需求,2005年市残联创办了广州市康纳学校,专门招收16岁以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校开办以来秉承“有爱就有希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孤独症学生生活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为教育目标,注重潜能开发及优势能力培养,实行分层次、分阶段、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模式,建立了包含学前、小学、中学、职前训练的全生涯干预,形成有亲子教育、早期干预、义务教育、职前教育、康复治疗、家长支持、社工服务、科学研究、专业人员培训、融合支持的服务品牌,得到学生家长和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随着孤独症儿童学位需求增加,2025年,经市政府同意,《广州市康纳学校新校区、从化高级技工学校建设的统筹整合方案》正式印发,明确2至3年内将市技师学院江高校区地块重新规划改造后作为广州市康纳学校新校区使用,市康纳学校学位将从197座增加至360座。各区也正抓紧规划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生资源教室、特教班建设,多措并举增加特殊儿童教育学位。 二是完善特殊儿童入学机制和家校社共育工作。各区探索建立了“评估-安置”支持体系,将特殊儿童转介安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如越秀区组建跨领域评估团队,对适龄入学特殊儿童开展涵盖智力水平、适应能力、社交技巧等多维度评估;海珠区连续8年提供特殊儿童转介评估服务,研发家长赋能课程并建立家校咨询服务机制,年均覆盖60个家庭;番禺区设立跨部门转介安置小组,每年4月对全区适龄儿童进行综合评估,每年组织特殊新生家长与班主任联合培训;天河区通过教研联盟,“一生一案”制定个别化衔接计划;从化区探索特殊儿童特色衔接课程;花都区联合相关社会组织开展普特融合入学培训,录制家庭教育微课并提供一对一咨询;南沙区通过入校巡回指导及个案评估实现精准支持。
三是实施“融爱行”项目助力特教助理培训工作。2013年起,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就支持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就读实施“融爱行”试点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对陪读人员、特殊孩子家长和想从事融合教育的人员开展培训,每年惠及超100个特殊孩子家庭。
二、加强孤独症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我市依托省特殊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发社会情绪、社会情感、执行功能三类支持课程,并聚焦学龄孤独症儿童“融合困难”实际问题,开发系列区域性、功能性课程解决融合难题,同时,我市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等相关专业建设。2023年,市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的社会情绪课程获省级立项;2024年,社会情感课程获市级课题立项并获评省级特殊教育精品课程;全市共4个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展示案例和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5节课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部级精品课”;64个项目获得省级特殊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立项,数量全省领先。相关课程已在特校和普校进行实践和推广。
三、强化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我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高水平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一是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市级培训。“十四五”期间,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开设“特殊教育培训学习专题”课程254门次,培训教师34.2万人次,其中,孤独症教育相关课程包括《孤独症学生常见的介入方法》《孤独症概述》《孤独症常见的介入方法和策略》等;在市级专项培训项目中,开展2023年广州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种子教师培养,常态化开展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培训、广州市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种子教师”培训,培训教师共计587人。同时,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持续完善学前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基于自主研制的《融合环境下3-6岁学前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组织开展了系统化、理论与实践兼备的研训活动,构建了专业的学前融合教研模式。二是落实特殊教育省级培训。“十四五”期间,选派275名特殊教育教师参加特殊教育骨干教师、校长省级培训项目(包括孤独症儿童教育专项培训)。组织参加2025年“星星计划”孤独症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网络研修。三是发挥特殊教育名教师引领作用。“十四五”期间,建设7个特殊教育名教师市级工作室,1个特殊教育名校长省级工作室、2个特殊教育名教师省级工作室。
四、推动医教康融合
我市残联、卫健、教育等部门协同落实中国残联《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有关要求。一是加强医疗康复支持,市医保局已按照省医保局关于《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2022 年)》的要求,及时执行有关医疗康复诊疗项目的目录政策,将符合目录范围的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加强孤独症参保患儿康复治疗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患儿家庭的费用负担。二是建立健全服务转介机制。市卫健委牵头加强广州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专家组和工作组,明确了筛查诊断干预各环节的实施主体、服务内容和配置要求,全国率先探索孤独症儿童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初步制定了孤独症儿童分级分类标准,明确差异化干预重点,并针对教育、残联、妇联等公共资源提出了差异化配置建议,推动形成“精准识别—分级干预—资源优化”全链条服务,优化资源配置。
五、加强社会支持
一是加强孤独症相关知识普及。2024年,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孤独症通识十问;2025年,联合金沙8888js登录入口开展“儿童健康开学第一课”讲座活动,邀请专家讲解如何开展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相关工作。全市11个区开展儿童心理健康讲座246场次,覆盖12万人。利用“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医疗系统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包括义诊、模拟社交训练活动、减压沙龙等,有效链接了医疗、社会、学校资源,促进了社会共融氛围的形成。二是积极链接志愿服务资源。我市积极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团体)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形成多元协同、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指导市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深化开展“点亮童年”等社区困境特殊儿童康复志愿服务项目,鼓励专业康复师团队、高校康复科学生、社区志愿者大力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为困境特殊儿童群体提供专业支持。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结合您所提的建议和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关爱等有关工作精神,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学位。积极配合推进康纳学校新校区建设工作,指导各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特教班建设,压实主体责任。二是提师资。持续加大特殊教育教师、特别是孤独症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将孤独症教育内容进一步纳入继续教育体系中,组织教师参加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等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孤独症教育专业化水平。三是促协同。整合医疗、康复、学校、社区、社会服务等资源,进一步扩大孤独症相关知识普及和政策宣传覆盖面,努力形成家校社共识和合力;继续加强与上级医保部门的沟通,进一步加强研究孤独症儿童诊疗的可及性。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金沙8888js登录入口
2025年7月28日
(联系人:匡雨静,联系电话:2208368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各区政府。